科技與動盪:波動世界中尋寶
本期《投資導航》重點探討投資者如何應對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波動市況,並留意當中帶來的新風險和新機遇。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戰帶來有史以來少見的全球政策高不確定性及市場動盪。與此同時,今年還有兩件改變世界格局的大事件成為市場焦點─(1)中國的DeepSeek技術發展,以及(2)德國的財政改革。這些變革將對經濟和投資產生什麼影響?
投資者應確保建構具韌性的投資組合,去抓住新機遇,並應對不斷增加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市場波動。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100天內推動建立新世界秩序
「特朗普為美股托市(Trump Put)」或「美聯儲托市 (Fed Put)」均未顯現; 「貝森特托市(Bessent Put)」正成形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上任首100天內簽署了超過100項行政命令,主要涵蓋以下領域:移民改革、關稅政策、削減聯邦開支﹑勞動力優化以至外交政策調整等。
迄今最令市場意外的,是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的激進立場。而當前可能尚未達到關稅峰值,因為美國「解放日」宣布的「對等關稅」,已為進一步升級預留空間,以應對其他國家潛在的反制措施。美國政府更計劃利用關稅收入資助潛在減稅政策。因此,儘管部分國家的關稅可能通過雙邊談判從高點調降,但最終基準關稅仍趨向更高。
特朗普正試圖將美國重新定位,讓重要的製造業回歸本土。美國佔全球消費量30%。因此,由於企業不願意承擔更高的關稅風險,供應鏈中斷是不可避免的。
儘管關稅能否成功推動「美國製造業復興」仍有爭議,但創紀錄的政策不確定性已經對美國經濟造成衝擊,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四年來低位,而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在3月份亦跌入收縮區域。
大規模關稅引發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金融市場震盪。短期內,投資人應保持謹慎,因市場正計入美國滯脹和全球衰退風險上升。
特朗普政府承認關稅將導致短期陣痛。而美聯儲官員則對減息持謹慎態度,因關稅引發通脹風險。因此,短期內「特朗普為美股托市(Trump Put)」和「美聯儲托市(Fed Put)」均未顯現。反而,「貝森特托市(Bessent Put)」似乎正在成形,因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正著力降低美國國債孶息率。然而,在近期債券市場上漲之後,由於擔心中國和其他國家將報復性地「拋售」美國國債,孶息率再次上升。
特朗普政府曾表示要避免美國經濟面臨衰退,所以一旦美國經濟前景快速惡化,政策轉向就有可能發生。我們要密切關注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和美國高收益信用違約交換(CDS)利差兩個關鍵指標。「美股托市(Trump Put)」或「美聯儲托市(Fed Put)」是否會超預期提前回歸?2026年是美國建國250週年,而中期選舉將於11月舉行。目前政府正致力於解決移民、關稅和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的聯邦成本削減等抑制增長議程。而減稅和監管鬆綁等促進增長議程何時重回焦點?
中國及德國在改變世界格局上所擔任的角色
中國
在DeepSeek的成功推動下,中國大量人工慧模型席捲全球。這對全球AI生態系統具有變革性意義,因其加速了更廣泛的AI技術開發及應用。中國的高成本效益的模型也在挑戰美國的人工智慧主導地位。其中七大美國科企因一直過度擁擠的配置﹑盈利放緩,以及估值仍然相對昂貴,今年年內由市場追捧的「Mag 7」變為市場滯後的「Lag 7」。此外,市場對超大型雲端服務商的的投資回報率(ROI)提出質疑,因其在AI領域投入了巨額資本支出。
德國
另一個改變世界格局的是德國財政政策發生180度改變,從多年的緊縮政策轉向增加國防和基礎設施支出。儘管財政刺激帶來的正面增長動力可能會被今年額外20%關稅的負面影響完全抵銷,但長期來看,這仍然是歐元區在經濟增長上的一個重大良好基本面改變。
由 MAGA 轉到 MCGA 及 MEGA
年初至今,中國及歐洲股市均相對跑贏美國股市(圖一)。儘管特朗普實施的大規模關稅政策導致當前全球股市出現調整,但抄底機會正在湧現,尤其是中國科技股和歐洲銀行等板塊。
中國科技股的估值較美國Mag 7出現較大折讓。即使最近後者遭到拋售,但Mag 7的平均遠期市盈率仍為約22倍,而恒生科技股指數則為約15倍。歐洲銀行股亦然,儘管其今年初出現了強勁反彈,但其平均遠期市盈率僅為約7倍(圖二)。


中國受美國加徵關稅的影響較其他亞洲國家小嗎?

中國對美國出口佔其國內生產總值(GDP)僅2.8%。相較之下,越南對美出口佔25%﹑台灣佔14%﹑南韓佔7%﹑日本佔4%。

中國股票市場的海外收入佔比僅12%。相反,台灣的海外收入佔比為70%,南韓及日本則為44%。
資金回流中國股市
我們預期更多本地及海外資金流入中國A股及香港股市。主要驅動因素為

鑑於政策不確定性增加,投資人現應確保擁具韌性的投資組合,助穿越市場波動時期。建議投資方式如下:

